在张家界“挖呀挖呀挖”,小小莓茶如何成了“黄金叶”?


被白霜包裹住的藤叶

仍保留了少量水分

热水一冲,藤叶舒展

芽尖黄酮溶出

发挥着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

等保健功能

这就是张家界永定区

向世人问出的

“能饮一杯无?”


c9ad0349aedc6afe21f18a6c67b7037.jpg


从野生挖掘到主导产业

莓茶似茶又不是茶!

张家界人种植、饮用莓茶的历史悠久。千百年前,或许源于一次在山林中的“挖呀挖呀挖”,野生莓茶走入当地山民的视野,于是,他们祖祖辈辈饮用,相沿成俗。在《土家族医药学》《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南中药材(2009版)》等中医药专著中,莓茶均有记载,还被当地人誉为“土家甘露、长寿藤、神仙草”。


c43559fbda5ce1c4ed18eda46e2ad2d.jpg

茶园里莓茶生长出新叶 图/林城


“大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专家黄宏全开展对莓茶的深入研究,最终确认莓茶的药用价值并将其推向广阔市场。”张家界永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康彦凯介绍,近年来,张家界政府将莓茶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打造“张家界莓茶”区域公共品牌,莓茶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综合产值达25亿元,累计带动就业人数达9.05万人,莓茶产业现已成为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绿色产业。

小小莓茶真的成了致富“黄金叶”!


d1424674cd54f99065f506b7f7e6987.jpg

康彦凯接受采访 图/林城


据了解,张家界莓茶目前已打造茅岩莓、天门郡、土家贡等55个品牌,取得莓茶自主知识产权125件,转化应用新工艺、新技术12项。昔日深山不起眼的植物叶插上“科技”的翅膀,香飘四海,走向世界。而众多科技“加持”中,自然也有气象科技的贡献!

从靠天种植到气象护航

五月里,“中国莓茶之乡”张家界市永定区,正是莓茶漫山,绿意葱茏。


d7de69577ba6e9b16fb7936cfbc0ac4.jpg

“寻访最美气象台站”采访团在张家界莓茶主产区采访 图/林城


在永定区罗塔坪乡宏岗村湘巧莓茶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张雪云详细介绍了从莓茶种植、培育到采摘、制作的全过程。

她竖起大拇指:“多亏了气象局的科学指导!正是气象部门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为茶农制种提供依据,减少气象灾害损失,提高莓茶品质和产量。尤其当前雨水频繁,莓茶病害趋多,气象局联合农业局推出的《莓茶气象服务专报》提供气象数据和农事建议,对种植户非常实用。”


b9af5e6ec864c445c71ee7fe8a31598.jpg

张雪云介绍基地内的小气候观测站 图/林城


永定区气象局局长李玉梅告诉采访团,气象部门在助力“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上探索了一条涉及全程、实效明显、提升内涵气象服务新模式。


ee2069eb12c9ac55cdd249bee9a55e8.jpg

李玉梅介绍莓茶气象服务相关工作 图/林城


加大信息共享力度

依靠“天帮忙”APP应用,将气象农事建议直通区、乡二级农业部门负责人、技术指导人员及种养植大户。

建立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联合会商联盟机制

建立涉农专家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针对极端天气开展联合会商研判,提高预警效率。

与农业部门联合开展农业重大气象灾害、

农业重大病虫害、土壤墒情等合作

开展小气候区域监测站点建设,利用建设成果及时发出指导信息,直接帮助农户种植。

在莓茶种植期组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

利用火箭、高炮进行人影作业,预防和减轻冰雹和干旱等不利天气对莓茶生长的影响。


e8779a52426b93c83cbe2c5b0ee0cd8.jpg

莓茶晾晒场所 图/林城


同时,气象部门也在努力赋能莓茶品牌价值!2020年“张家界莓茶”获评“湖南气候好产品”,2021年3月,张家界莓茶在中国国际农交会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的荣誉。后续,气象部门还将继续协助当地大力开展“气候好产品”创建等相关工作。

b25a907856f76b2f3e80ce4d5093e8e.jpg

采访团合影留念 图/林城


在小小的山谷里

挖呀挖呀挖

“挖出”一杯清茶

富了百姓,美了日子。

快来尝尝呀~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曾彦彦 尹婷 曹任重

编辑:曾彦彦

审核:段昊书


评论留言